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市场观察>>正文  
 

关键字:

2014年9-10月国内多晶硅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

作者: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发表时间: 2014-11-03 已浏览 字号:

 

一、多晶硅价格持稳微降

2014年9-10月份我国多晶硅价格总体持稳微幅下滑,从9月初到10月中旬,现货成交均价一直维持在15.87万元/吨,随后受大量突击进口多晶硅低价压制,国内现货价格不得不微幅下滑至10月底的15.80万元/吨,降幅为0.44%。支撑9-10月中旬多晶硅价格持稳的原因是:受四季度光伏安装逐步启动、多晶硅需求逐渐好转影响,上游多晶硅企业试探性调高报价,但一方面由于下游光伏企业仍在消化二、三季度积压的库存,需求暂未传导至多晶硅层面,另一方面多晶硅进口压制依旧不减,以上原因共同导致目前国内多晶硅现货成交价格维持稳定。

导致10月中旬开始多晶硅价格小幅下滑的原因是:一方面是下游出货虽然好转,但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再加之国内光伏电站应用并未真正打开,导致多晶硅需求受阻,故价格难以继续支撑;另一方面则是来自进口多晶硅的价格冲击,近期多晶硅厂商反映目前市场上进口多晶硅比例急速飙升,且进口价格相比国内现货价格低很多,含税价在14.5-15万元/吨左右,这对国内多晶硅企业造成的巨大冲击显而易见,因此10月中下旬开始价格小幅下滑。

二、多晶硅企业运行平稳,促国内供应大增

硅业分会统计,2014年9-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为2.34万吨,9月份产量为1.15万吨,10月份产量为1.19万吨,其中江苏中能的产量占国内9-10月份总产量的48%,依旧位居国内产量第一位,特变电工和洛阳中硅分别居第二、三位,目前在产企业中,开工率达到100%的企业有8家,生产稳定,甚至有部分企业实现超负荷运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就目前统计数据得知,2014年1-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1.1万吨,保守按照月均1万吨多晶硅的产量估算,2014年全年多晶硅产量将至少达到13万吨,同比去年增加55%,再加上低价抢占国内市场的进口硅料,1-10月份累计进口多晶硅7.3万吨,预计2014年全年进口量约9万吨,则全年多晶硅供应量则为3/6

22万吨,按照目前企业继续扩产及新增产能的进度,未来国内多晶硅市场供应量将非常庞大,而需求几年内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因此不能仅仅因为新疆、内蒙古等地具有能源优势便都一哄而上、盲目投资,要切实考虑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当前和未来市场供需情况,需要全面调研审慎投资。多晶硅作为能够满足未来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基础原材料,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企业必须在技术研发方面增加投入,提升全行业的竞争力,认清形势,真正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而非规模或者产量的竞争。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

三、自韩国进口多晶硅占比飙升,9月进口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2014年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为9942吨,环比增加18.7%,月进口量将近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量为6415吨,在9月份总进口量中占比为64.5%!其中从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698吨,占9月加工贸易进口总量的26.5%,在当月自美国进口总量中占90%,除去不在“双反”范围内的189吨半导体用多晶硅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外,其他全部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双反”征税,同样韩国和德国加工贸易占比也均在五成以上。这主要是由于8月1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58号文件叫停多晶硅加工贸易后,各地在正式执行日9月1日前半个月时间内,大量突击申请加工贸易进口业务,使得多晶硅进口量飙升。另外9月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4046吨,占总进口量的40.7%,连续五月位居进口量首位,自韩国进口多晶硅占比日渐增大,同样是致使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原因之一。

导致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8月1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受理的公告,使得各地开始在执行日之前突击审批新的多晶硅加工贸易业务,总量超过10万吨多晶硅,在一年内执行完毕,如此看来,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则不仅仅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创历史新高,未来一年之内,各月多晶硅进口量都将日渐飙升!第二,韩国已连续五个月维持月进口量首位,尤其9月份单月自韩国进口量4046吨,在当月进口总量中占比高达40.7%,超过以往任何月份进口占比。主要原因首先是“双反”征税对其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另外再加上对美国和德国相对高的惩罚性关税反而促进了对韩国进口多晶硅的需求,最终导致自韩国进口量的连续高位。进口价格微幅下滑5.1%至20.97美元/千克,同样仍是倾销压制和下游需求启动缓慢共同作用所致。

|<< << < 1 2 3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板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123.6GW
下一篇:全球四大主要光伏产区生产成本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