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SolarWorld申请的对华光伏贸易调查结果。调查初步认定,从中国大陆和台湾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并决定对涉及的相关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作为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国内的龙头光伏企业们可谓是首当其冲。实际上,历次的光伏产业“双反”调查中光伏组件巨头们都要“大出血”一下,而从此次初裁所公布的税率来看,那些主动参与谈判的大企业无疑获利匪浅。根据初裁结果,中国大陆企业反倾销税率分别为:天合光能26.33%、无锡尚德42.33%、昱辉阳光及晶科能源58.87%、其他应诉企业42.33%;其余公司165%。
随着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集中度愈加提升。而且因为入围门槛提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营结构,让规模、效益同步增长也成为主流。大者愈大,强者恒强,丛林法则在光伏产业群中尽情的发挥着优胜劣汰的作用。此次的反倾销初裁,更是为这种现象推波助澜。太阳能光伏网对2014年以来各大光伏企业的开工率进行盘点分析,发现位居二线、三线的光伏组件企业,日子很不好过。
2014年光伏组件企业开工率排行
NO.1 晶澳 开工率:90%
产能:2013年 1800MW 2014年2800MW
库存:500MW
由于日本和英国太阳能市场强劲的光伏组件需求,晶澳2014年第一季度所有关键的财务目标、指标均被打破。根据晶澳所公布的财报,2014年第一季度晶澳总出货量为638.1MW,其中组件出货量为388MW,占总出货量的61%,较2013年第一季度提高约57%,较2013年第四季度提高54%。
就地区而言,晶澳向日本的组件出货量占总量的32%,而中国占26% (主要是太阳能电池)。另一个关键的组件市场是英国,由于持续拿到供应该国公共事业规模项目大单,英国已占晶澳欧洲出货量的一半以上,而欧洲占该季度总出货量的15%左右。晶澳还有另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通过进入南非与当地一家下游企业合资建立组件封装工厂,用以生产对美出口的产品。借以规避“双反”限制。
根据公司计划,2014年晶澳太阳能将把组件产能从1.8GW提高到2.8GW,另外将太阳能电池产量从2.5GW提高到2.8GW,以更好地匹配组件产能水平,这两项计划都将在第二季度末完成。预计第二季度总电池和组件出货量为670MW至700MW。
NO.2 阿特斯&晶科&韩华&东方日升 开工率:85%
这四家企业开工率都达到了85%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日升作为第二梯度的光伏组件企业,开工率远远超出同梯度的其他企业。
序号 |
厂商 |
13年产能(MW) |
14年扩产后产能(MW) |
开工率 |
库存(MW) |
备注 |
1 |
阿特斯 |
2600 |
3000 |
85% |
700 |
|
2 |
晶科 |
2000 |
2500 |
85% |
400 |
|
3 |
韩华 |
1500 |
2000 |
85% |
300 |
|
4 |
东方日升 |
1000 |
|
85% |
|
|
根据阿特斯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显示,由于今年2月筹得2.557亿美元的资金,2014年阿特斯现金余额从去年年底的6.794亿美元增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的7.81亿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出货量从上季度的621兆瓦下滑至500兆瓦,高于预期数值470-490兆瓦。预计到第二季度,阿特斯光伏组件出货量将介于600-630兆瓦之间。
2014年第一季度,晶科太阳能产品总出货量581.2兆瓦,其中光伏组件455.1兆瓦,硅片91.1兆瓦,光伏电池34.0兆瓦。营收额同比暴增73%,至3.24亿美元;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总出货量同比激增72%,至581兆瓦。晶科首席执行官陈康平表示,晶科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为本年度开了一个好头,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四个实现盈利的季度。各个财务数据完全符合原先预期。
为了满足预期大幅增长的需求,韩华新能源表示,其将太阳能电池产量从1.3GW提高至1.5GW,将光伏组件产量从1.5GW提高至2GW,划拨八千万美元的资本支出,其中还将包括其光伏组件装配线的持续自动化。韩华2014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831亿美元,光伏组件出货324兆瓦,较去年同期的289兆瓦增长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