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
13年产能(MW) |
14年扩产后产能(MW) |
开工率 |
库存(MW) |
备注 |
英利 |
3200 |
4000 |
65% |
650 |
|
盛康 |
600 |
|
65% |
|
|
这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这家公司已经连续亏损了三年。年报显示,2011年亏损了5亿美元,2012年亏损了4.9亿美元,2013年亏损了3.2亿美元,三年合计亏损13.1亿美元。
英利在2013年的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40%达到3.2GW,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7.4%升至2013年的10%,连续第二年蝉联出货量全球第一。根据英利财报数据,公司截至2014年3月底,所有账面借款总计为24亿美金,其平均贷款利率为6.42%,其一个季度需要用于偿还利息的金额总计就高达4100万美金。加上英利201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32亿美金,净亏损额为5500万美金,而其2014年第一季度的现金即等价物总值仅为2亿美金,这足见英利目前财务状况非常紧张。
英利绿色能源4月10日宣布,受到淡季效应令中国大陆需求疲软、阿尔及利亚太阳能组件出货时程遭到推延的影响,Q1太阳能组件发货量恐怕将季减30-34%,逊于先前预估的季减25%左右。预估2014会计年度的太阳能组件发货量应会达到4.0-4.2 GW,并将第1季的毛利润率预估值由原本的14-16%上修至15.5-16.5%。
NO.6 昱辉阳光 开工率:60% 产能:1800MW
5月29日,昱辉阳光公布2014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昱辉一季度营收额强劲增长,但稍有亏损。不过,由于“绝缘”于贸易纷争,昱辉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并宣布将大举进军零售市场。财报声称,一季度,昱辉营收额同比增长46%,至4.15亿美元,很大部分原因在于销往高价市场(包含日本)的出货量有所提升。不过,运营利润率为-2.1%,且 净亏损1460万美元,很大程度源于停电维护设施导致多晶硅生产量下降。
太阳能组件出货量521.1兆瓦,上季度为505.3兆瓦;光伏硅片与组件总出货量710兆瓦,上季度784.1兆瓦。由硅片出货量下滑,该企业总出货量仅涨7.2%。此外,该企业多晶硅产量仅为175MT,约为上季度的十分之一。
昱辉一如既往强调了其原始设备制造(OEM)战略,声称公司将在低资本支出的背景下展开业务拓展,并会在未来贸易摩擦下力争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昱辉阳光首席执行官李仙寿指出,OEM策略依然是其全球销售和分销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Q1财报日期,昱辉海外OEM组件产能已超1.1吉瓦。昱辉预计,第二季度,光伏组件出货量将小幅下滑至480-500兆瓦。2014全年,组件出货量介于2.3-2.5吉瓦。
开工率严重不足的二线、三线企业
厂商 |
13年产能(MW) |
14年扩产后产能(MW) |
开工率 |
库存(MW) |
备注 |
东鋆 |
600 |
|
30% |
|
|
力诺 |
300 |
|
30% |
|
|
互惠 |
300 |
|
30% |
|
|
永能 |
300 |
|
30% |
|
|
润峰 |
800 |
|
30% |
|
|
中电 |
800 |
|
20% |
150 |
|
光伏产业的产业竞争激烈态势已经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普遍的表现就是订单不足,开工率不高。而且由于组件巨头的兼并策略,小企业生存不易。开工率低于30%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相当部分企业的组件生产处于停滞状态。
厂商 |
13年产能(MW) |
14年扩产后产能(MW) |
开工率 |
库存(MW) |
备注 |
大全 |
300 |
|
停产 |
|
|
常州诺克 |
100 |
|
停产 |
|
|
在组件产能停工的企业中,大全由于全力向多晶硅业务拓展,重心方向已经改变。在大全新能源完成目前扩张至12000MT后,由于需求增加以及2014年第一季度达到每千克21.63美元的较高平均销售价格(ASP),而上季度为每千克18.67美元,该公司正在规划翻倍多晶硅产能至25000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