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晶龙新闻>>晶龙新闻>>正文  
 

关键字:

红色精神入晶龙

作者: 江山、王忱、徐敏峰 来源: 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 2011-04-18 已浏览 字号:
他跟我说,‘我身边的这么多好同志、好战友,他们的文化比我高,他们的能力比我强,他们很能打仗!他们就这么走了,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得到的太多太多了!我一定要把他们的英雄事迹写下来,我不能带着它去见马克思啊!’”

    这是除了缅怀爱人之外,萧锋坚持记日记的另一个动力所在。读萧锋的日记,你能读到许许多多革命烈士的动人事迹,他们的音容笑貌如同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诗电影;萧锋那略带潦草的字体,就是电影的曲折情节;那一本本形形色色的记日记的纸,就是铺就这部电影的红色胶片。

    这时,主持人充满激情地评说:“我们从肖老师的介绍当中,感到我们中国革命胜利是多么来自不易,可以说是用我们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据不久前中国民政部的统计,中国革命胜利大概牺牲了两千万烈士,其中绝大部分,是没有留下姓名的,可以说我们的红旗是鲜血染红的。让我们向无数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勇敢地与敌人拼刺刀的红三团政委林龙发、宁肯拉断自己肠子也不做俘虏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在反围剿中英勇牺牲的女战友萧曼玉……已经永远活在了萧锋的日记里;也会通过日记,活在千千万万读者们的心里。

    肖南溪的身体不太好,而她的讲课时间又最长,达到了近一个小时。在讲课讲到激动时,她忽然歉疚地说:“对不起,我有点糖病。”接着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地喝了几大口水,这样的情景出现了两次。在她第二次这样做的时候,热情的听众用掌声鼓励着肖南溪,感谢她一直坚持着,带给大家如此多的感动。

   (六)毛泽东侄女毛小青讲述父亲毛泽连曲折身世折射毛家风骨

    为了让红色精神大课堂内容更生动、交流更直接,专门设立了嘉宾与听众之间的现场互动交流。当四位主讲人讲完后,开始了自由互动时间,现场的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几位革命先辈与他们亲属的照片。几位在场的青年听众,分别向毛小青、周秉和、任远芳和黄楠提问,请他们谈谈他们眼中的父亲。

    第一个参与互动的毛小青,一口俏皮且略带湖南味道的口语,一下子就把听众吸引住了。当她说到毛主席家的人都是大高个儿,她的父亲毛泽连和十叔毛泽清分别是一米八六和一米九零的大个子时,许多听众都发出了惊叹声。

    毛小青为听众带来的是一个有关毛泽东革命家风的故事。毛泽东是她父亲毛泽连的三哥。毛泽东在韶山宣传革命的时候,少年毛泽连就经常替三哥干些站岗放哨送信之类的工作。因为受不了白色恐怖,媳妇跑了,只好一直打光棍。1929年的一天,毛泽连给地下党送信,不小心绊了一跤,左眼戳在树杈上,因为医疗条件差,最终导致左眼和右眼都基本失明了,仅右眼有微弱光感。建国后,毛泽连到北京去找三哥毛泽东,结果听从毛泽东的意见,为了节约,连一个假眼都没舍得装。可是命运多舛的毛泽连,很快又因为到码头接自己母亲的灵柩,失足掉下了码头,把腿也给摔断了。毛泽东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十分难过,多次询问,非常惦记。于是现场的投影屏幕上出现了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时,与毛泽连一家会见的情景:毛泽东亲切地抚摸着毛小青和她弟弟的头,对面是毛泽连和地方政府帮他找的媳妇。

    毛泽连心地善良,内心倔强,身残也要坚持干活,以自食其力。他知道三哥毛泽东日理万机不容易,从不麻烦三哥,即使三哥给自己寄钱来了,也从不认为只是给自己一个人的,总是主动分给大家用。毛小青深情地说:“当初主席每次寄钱过来,我父亲送给了谁啊?都把钱送给了方圆几十里的贫困人家,五保户,没钱上学的孩子。他戳着拐棍儿,爬山涉水,钱到了就送,说这是主席给大家送来的。”

|<< << < 1 2 3 4 5 6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晶龙集团入选中国光伏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下一篇:晶龙蝉联全球新能源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