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撬动太阳 驾驭阳光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晶龙丰碑 发表时间: 2012-04-01 已浏览 字号:

顺应时代——中国龙“走向世界”

起步于既无资源优势,又无智力支撑的平原县城。在10年的发展中,晶龙集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后,晶龙集团的决策者没有固步自封,而是顺应时代潮流,拟定了新的发展战略,企业正快步朝着国际化大公司目标迈进。

放眼当前国内外市场,以晶龙集团为龙头的宁晋单晶硅、太阳能事业发展形势大好,但此时,决策者考虑最多的仍是今后的发展。靳保芳坦言:“绝对不能墨守成规,不发展就是倒退,我们当前一定要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做文章,特别是在企业定位上认真思考,力争做强做大。”

任何一个潜在的危机都不容小觑。晶龙的宏观定位是紧紧抓住太阳能事业,超前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科学决策,稳健发展,紧紧围绕强化太阳能、单晶硅系列产品这个中心,寻求新的战略支撑点,适度多元化发展,把晶龙集团建成世界光伏产业强势企业,为河北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发挥龙头作用”的工作思路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企业的经营决策也由早期的“风险经营、快速发展”转变为“科学决策,稳健发展”,使企业发展进一步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企业经济实力相适应,与原材料供应量相适应,与内外环境相适应。

2007年,晶龙集团单晶硅园区项目计划投资5.8亿元,太阳能电池项目计划投资1亿美元。单晶硅园区目前共有单晶炉304台,计划年底达到500台,保持世界之最;硅片线切割机现有38台,年底将增至80台,年加工能力达到1亿片。同时,石英坩埚、石墨器件、方棒生产能力也将适当扩能。太阳能电池项目计划6月份新增生产线5条,生产能力125兆瓦,在现有75兆瓦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使生产规模达到200兆瓦;下半年开工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订购生产线,为2008年新增9条生产线、225兆瓦生产能力打下基础;到2008年底,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将达到17条,生产能力将达到425兆瓦,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之一。2007年还将建成70兆瓦太阳能组件生产线,并达产达效。

晶龙集团的发展重点是规模扩张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即在原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增加太阳能级单晶炉、二极管级单晶炉,并跟踪世界单晶硅市场大直径、超薄化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同时新增二极管扩散、二极管封装、太阳能扩散、太阳能封装和电站工程、重掺砷单晶硅片及磨片、清洗等一系列生产线,建成国家级电子材料基地和新能源基地,争创国际知名品牌,着眼建设中国硅光电子城。为此集团专门邀请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和北京太阳能研究所制定了10年发展规划。根据规划,中期目标(2008-2010),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长期目标(2011-2016),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在未来的十年里,晶龙将承载着家乡人民的重托,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基地和国家级太阳能硅材料新能源基地,宁晋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硅光电子城……

(原载《邢台日报》200758

|<< << < 1 2 3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中国龙”腾飞震寰宇
下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宝刀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