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开发绿色能源造福子孙后代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晶龙丰碑 发表时间: 2012-04-01 已浏览 字号:

王江红

晶龙集团控股的晶澳太阳能公司今年2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第一次董事会4月底在上海召开。期间,本报记者对晶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进行了专访。

靳保芳说:“世界能源危机已经影响人类的生活。大气变暖,不是一个国家的过错。我很庆幸选择了太阳能事业作为我的奋斗目标,并且对此充满希望。几十年来,我从事过不少行业,自从与绿色能源产业结缘,就再也放不下了。我认为我现在从事的是个很有意义的事业。”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是靳保芳的人生格言。别人不敢想、不敢干、不敢闯、做不到的事情,靳保芳不仅敢想、敢干、敢闯,而且出手不凡,做得十分出色。有识有胆的靳保芳,带领晶龙集团创造了一个又一奇迹,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之一。

目光投向上海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已越来越受到众多知名企业的关注与青睐,这些企业纷纷将公司总部移至沪上。在河北拥有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以及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的晶龙集团也将目光投向了上海。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说:“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就首选上海。这里人才济济,是中国对外的窗口。上海还有世界级的港口,能大大减少运输成本。”

20065月,晶龙集团与上海签约,将在奉贤建设太阳能科技产业园,其中包括一条2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这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筹建中。

靳保芳说:“晶龙前10年的发展已实现了向国际舞台前进的资本积累、技术积累和商贸积累,这次进驻奉贤,是跨入国际舞台的转折点。公司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将产品做优、将企业做大。公司全套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太阳能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线,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2007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之一。”

有识才有胆

靳保芳回顾10年来在市场上一次次化险为夷的经历时说:“风险,对别人来说是风险,但对企业家来说未必就是。‘有胆有识’这句话应改成‘有识有胆’,因为只要在决策前进行科学而周密的调查,做到自己有识、心中有底,而不是盲目地拍脑袋,也就有了胆。在一个人面对事业的机遇时,何尝不是一次命运的风险抉择呢?”

1984年适逢河北宁晋县农机供应公司改制,并换届选举经理,于是靳保芳毛遂自荐,几番周折后被选上领导岗位。8年的时间他让公司效益翻了5番,固定资产增加了13倍。公司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农机系统先进单位。1992年,他又临危受命,担任县电力局党委书记兼局长。15年来,他带领全县电力局干部职工风险经营创大业,把一个经营单一、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名赢实亏的落后单位,建成了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电力系统十强企业和全省先进县电力局,成为宁晋县的经济支柱企业。

1995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他听说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有个生产单晶硅的项目,产品可用于太阳能发电,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被称为绿色环保产品和朝阳产业。他认为这是个机遇,因为电力局本身就有生产单晶硅所需的资金和强大的电力保障,具备发展的条件。通过一个老乡的引见,靳保芳找到了研究所的教授和领导,洽谈了技术转让事宜。然而一切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对方认为把这一高科技项目放在宁晋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做不大可能,他被直接拒绝了。可是靳保芳并没有放弃他的目标,又连续几次亲赴天津,向对方表明了他们电力局的诚心和决心以及本身的优势,河北工业大学最终同意向电力局转让技术。1996年宁晋县晶隆半导体厂投产,当年就实现利润80万元。

晶隆半导体厂并没有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国内。1996年,他们为北京明成公司加工产品,引起了该公司的合作方、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应商日本松宫半导体技术株式会社社长松宫律夫的注意。1997年,年逾花甲的松宫律夫几次到宁晋考察,并最终投资560万元,与晶隆合资建立了宁晋松宫半导体有限公司。经过10年来几次增资,如今公司资产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单晶炉已达180多台。

|<< << < 1 2 3 4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小县城走出的光伏巨头
下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全球最大单晶硅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