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完美的“微笑曲线”!
经营创新之“突出重围”
跻身全国500强:科学决策在金融危机中跃升新台阶
2009年末,晶龙旗下核心子公司― 晶澳太阳能公司公布的数据让人大吃一惊:公司太阳能电池全年销售量达到509 兆瓦,比上年增长近一倍。与此同时,晶龙集团全年销售收人再次突破百亿元。此前的10 月,晶澳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公告:实现销售收人13 亿元、盈利1 .07 亿元,销售太阳能电池177 兆瓦,较上年同期增长78 .8 % ,创历史单季度销售量之最。
从2008 年同期亏损1 . 43 亿元,到2009 年同期盈利超亿元,再到全年销量、收入的大幅度教开,晶龙集团的太阳能产业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段低谷后,不但很快恢复生机,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同时加强成本管理和市场开拓,在经营模式上创新,是企业转危为安的主因。董事长靳保芳坦言。
2007 年,世界光伏业特别火爆,产品供不应求。一些等外品也能以高价卖出,导致原料价格一路狂涨。年底,多晶硅价格每公斤突破400 美元,单晶硅价格也翻了13倍,光伏企业的暴利,诱惑一些企业纷纷涉足。单晶硅制造由3 、4 家增加到44 家,单晶炉由几十台增加到1449 台,产能达10000 吨。太阳能电池厂从无到有发展到38 家,产能1278 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110 家,产能1487 兆瓦,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光伏产业第一产业大国。
但是,就在这一片火热的气氛之中,靳保芳却出人意料地果断将“风险经营、冒险发展”的经营思路调整为“科学决策、稳健发展”。在他看来,“物极必反”,这种无序竞争必将导致中国光伏业的再次“大洗牌”,现金为王时期即将到来。2007 年,晶龙先是卖掉600 万股份,融资4 亿元,又在2008 年,全部卖掉参股徐州中能股份,获得135倍的收入,为企业即将到来的竞争和渡过难关准备了充裕资金。
2008年,靳保芳专门召开晶龙发展战略研讨会,及早提出了“保生存、抓机遇、求发展”的思路,调整经营战略,全面清理库存,减少原材料购进;并根据生产需求、快进快销,以产订购,对库存产品清仓甩卖。两个月后,世界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光伏企业首当其冲。多晶硅价格直线下跌,到年底每公斤由500美元跌至200 美元。硅片价格也下跌1/2 。一些大量囤积多晶硅材料和产品积压的企业损失惨重。全国有300 多家光伏企业被迫关闭或停产。一些大型企业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而在这次经济严冬中,晶龙集团由于有充分的现金流,在“化危为机”中低成本扩能和适度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在确保光伏业发展主体地位的同时,寻找第二三个战略支撑项目。
2008 年4 月成立了晶龙小额贷款公司,同时参股邢台市商业银行,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08年11 月,晶龙集团与邢台县签订了邢台紫金山景区旅游开发项目。2009 年开始筹划邢台晶龙五星级国际大酒店等,均实施了从容运作。
日前,总投资43.2 亿元、作为我省“十一五”视划第二批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之一的晶龙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投人不减,抢抓机遇,各项建设顺行。现已完成投资38.94 亿元,占总投资的90%以上。今年以来,晶龙集团完成新资4.19 亿元。截至目前,晶龙集团已实现太阳能级单晶硅年产能5000 吨,硅片年产能2.5 亿片,太阳能电池片年产能1000兆瓦,位居世界光伏产业界前列。
再一次,晶龙奇迹奇在变挑战为机遇,从而演绎企业逆势发展的神话。作为一个原料和产品两个市场95 %以上在海外的企业,晶龙却在金融危机中,走向了世界,实现了产量由中国第一到亚洲第一的跨越。经过世界金融风暴的考验,不但做到保生存、求发展,并且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模式创新之“龙腾四海”
蝉联世界七联冠: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光伏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