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欧盟及美国相继启动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的双反后,中国光伏公司对欧美市场慢慢变得谨慎,随着双反的节奏一直持续到2014年,欧盟以与中国达成配额限制及价格承诺而宣告一段落,这两年欧洲市场的全球占比也如预测中下滑,新兴市场“临危受命”,一些国家与地区成为继欧洲传统市场后光伏企业相继登陆的目标,各凭本事开发与争夺新市场,策略很重要。
“从这两年的市场格局变动及晶澳取得的成绩看,我们当初设定的策略是符合发展的,也是对的。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中国、日本、东南亚、中东非洲及南美等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南非投资设厂是我们的第一步。中国作为本土市场,在晶澳市场占比中占有重要份额,今年分布式也会参与其中。”曹博与《PV-Tech PRO》分享了2014年晶澳的市场营销策略与布局,他表示:“对于传统市场欧洲,我们将加强品牌建设,依托产品和品牌优势,加强欧洲市场的资源配置,在现在欧盟与中国达成的共识里,晶澳反倒具备了优势,同样的价格更好的质量,自然更具竞争力,晶澳的电池、组件产品的质量在业内有目共睹。”
技术升级,2014年Q1推新一代主流电池
“2014年2月日本光伏展会期间,我们将正式推出已经研发成功的Percium高效单晶和Riecium高效多晶电池。其中Percium电池采用背钝化和局部铝背场技术,单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0.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3%,Riecium电池采用黑硅技术,多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8.4%,高于行业0.8%。”晶澳首席技术官及首席运营官刘勇向《PV-Tech PRO》介绍,这两款电池不出意外将成为新一代主流电池,Percium电池和Riecium电池全部为晶澳自主研发完成,包括设备研发。
目前日本市场是晶澳的主要市场之一,弘亚时代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以来晶澳出口到日本的组件量上升很快,赶超早年布局日本的天合、赛维、尚德等成为日本前两大中国组件供应商,2013年晶澳太阳能组件出货日本将大于400MW,对晶澳出货及营收做出了不俗贡献。日本是全球平均销售价格(ASP)排名数一数二的市场,日本客户对产品质量及品牌的要求也很高,组件进入日本还要通过极其挑剔严格的JET认证,日本市场更关注产品质量本身及企业的实力,组件产品出现在卖场中,消费者需要组件保持25年的寿命,在25年时间里能有相关的售后服务,因此,中国的组件进入日本从来都是很难的,尤其在2011年以后。
进入日本市场之前晶澳制定的是高端策略,一方面选择市场中最大的企业及大的分销商展开业务合作,晶澳在日本的合作方之一为日本西控集团,西控集团是日本最大的居民光伏电站系统提供商。另一方面是建立高端中国组件品牌形象,从产品质量、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体现。
CTO&COO刘勇除了管控晶澳的产品生产研发以外,目前同时负责日本市场,他表示:“日本市场对高质量产品的要求与晶澳的高端产品定位相符合。晶澳的电池技术历来领先于业内,同时以高效著称,主流产品Cypress电池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4%,从最初的赛秀、晶枫电池到R3、R5电池到MWT电池到Cypress、Cypress2电池再到现在最新的Percium、Riecium电池,我们每年都在研发更高技术的高效电池。目前我们相当一部分电池供应自身组件生产需求,在高效电池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组件转换效率也得到保证,成为业内效率最高的组件品牌之一。针对日本市场的特点,我们于2012年10月推出了业内第一家抗PID电池,这些在产品质量与高效上的保证,为我们在日本市场能一开始打开局面并保持高出货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效电池研发及先进组件技术成为晶澳持有的王牌(如图二),得益于此目前晶澳量产主流单多晶Cypress2组件(60片156电池)功率比行业平均高5W,效率高0.31%;量产新产品Percium单晶(60片156电池)组件功率比行业平均高25W,效率高1.5%。量产新品Riecium多晶(60片156电池)功率比行业平均高15W,效率高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