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世上之事总是有一利必有一弊,这条超长产业链带给晶龙的,除了“船大好抗风”的规模优势,同时还有无法避免的管理压力。13年来随着产业的延伸逐渐形成的下属公司达30家之多,包括9家合资公司和一家美国上市公司晶澳。正如靳保芳曾经说过的“晶龙的成功是战略的成功,还不是管理的成功”,那些被以往高额利润和超速发展所掩盖的产业交叉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开始在金融危机打击下的产业低谷中逐渐显现。
这种背景之下,靳保芳此次在晶澳的职务调整,被许多人看做晶龙集团即将展开资源整合强化管理的信号。因为在晶龙的下属公司当中,晶澳的地位十分特殊,它的产品是最下游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其经营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集团的生存质量。对于晶龙来说,抓晶澳,就相当于抓“龙头”。
当选执行董事长,意味着靳保芳今后同时兼任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并直接接手晶澳的经营管理。能够预见的是,这将给晶龙整个产业链条的协调布局和合理配置,带来怎样的意义。
靳保芳精彩观点
关于人才
人才问题,说它复杂吧,著书立说也仅能说个皮毛;说它简单吧,也就一句话“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的合适人选,也就是最合适岗位的人”。经济全球化,硬件大家都差不多,差别主要在软件上,人是最大的软件。所以我们要借鉴球场教练的“用人哲学”:第一条,选人要慎重;第二条,不合适就换。换人不一定赢,但不换下落后的人一定会输。讲到用人标准,从人本管理的角度看,人人都是人才,就看放的是不是地方,这是一个人岗匹配的问题。这就像木头,粗的可以做梁,细的可以做椽,浑身疙瘩的还可以作柴火。
关于诚信
诚信也是生产力,只有诚信才能使企业长久发展。这是我们多年来经营发展的一个信条。不过,从方法论角度看,诚信还要有制度设计。我曾听国外朋友讲过一个“分苹果”的经典故事。一个苹果,两个孩子分着吃,如果让哥哥切,就会给自己切得多些,给弟弟切得少些,反之也一样。怎么办?母亲想出一个办法:一个孩子切,另一个孩子挑。结果不管让谁切都会切得很均匀。制度设计合理,人就不容易偏离诚信的轨道。
(原载《河北日报》2009年7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