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链条优势。晶龙围绕主导产品单晶硅产业,通过自主创新,逐年延伸产业链。在横向上,建立了高纯石墨加工厂、高纯石英坩埚厂、单晶炉设备厂等公司,自主生产了辅助高耗材料石英坩埚、高纯石墨件和单晶炉设备等产品,代替了从美国、法国和日本进口。在纵向上,形成了 “晶体生长—切方—切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这样一条世界光伏产业界最为完整且独一无二的产业链,形成了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群,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联盟优势。晶龙的联盟企业都是世界光伏产业中的强势知名企业。与晶龙合资的日本松宫半导体技术株式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应商,与松宫公司合作后,松宫公司先后10次增资,总投资额已达3亿元。与松宫合作使我们迅速实现了由中国第一到亚洲第一,最后到世界第一的三级跳。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合作,我们共同建设了年产225兆瓦太阳能电池的晶澳太阳能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美国海姆洛克公司年产多晶硅7000吨,目前占全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一。与海姆洛克公司的战略合作,使晶龙在目前全球多晶硅原材料供应异常紧缺的情况下获得重点扶持,在“拥硅为王”的时期,这无疑使晶龙在原材料供应上拥有了牢固的后盾。通过与国际化的强势企业的互利合作,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红网:正如你刚才分析的,目前晶龙正处在一个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之下。此时,你考虑最多的是什么呢?
靳保芳:我现在思考的不是当前。现在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大好形势,但我考虑最多的是今后的发展。今后如何前进?怎么发展?我们绝对不能墨守成规,因为不发展就是倒退。我们当前一定要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做文章,特别是企业定位上认真思考,力争做大做强做长。
中红网:你多次提到企业的定位,那么晶龙在宏观上是怎么定位的?
靳保芳:晶龙是以生产太阳能级大直径、低氧碳棒、片和半导体器件级、集成电路级单晶硅系列产品和太阳能电池片为主,兼制石墨制品、石英坩埚和化肥化工产品的集生产、科研、加工、贸易、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外向型、股份制民营企业,还是河北省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我们的宏观定位是“着眼当前,立足长远”,也就是紧紧抓住太阳能事业,超前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当前的情况是一种短暂的形势,可能一年,也可能多一点时间,但转眼就过去了,所以要立足长远。特别是近年来,市场竞争比前几年要大得多。数字化、信息化发达,竞争更加残酷,所以企业领导人的压力也越大。企业大了以后,领导人不能只看到目前的好形势,就沾沾自喜,要时时刻刻清醒,经常要有危机意识。如果没有危机意识,企业领导人的思想凝固了,自然企业也难以发展。可以说,一个企业的定位,往往就是企业领导人的定位;一个企业的高度,往往就是由企业领导人的思想高度来决定的。同时,一个企业家的水平,也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中红网:晶龙的宏观定位很好。那往长远看,你最关心的又是什么呢?
靳保芳:我现在最关心的是,在开发太阳能这个行业当中,可能会有一场革命,这是最了不起的,会给企业造成大的冲击。自从开发太阳能以来,是利用单晶硅还是利用多晶硅发电?这两个潮流在世界上已经竞争很多年了。这两个技术路线的竞争中,有的时候单晶硅占上风,有的时候多晶硅占上风。单晶硅的好处是什么呢?单晶硅的光电转化效率高,但成本比多晶硅高。多晶硅的好处是成本低,价格便宜,但光电转化效率低。单晶硅也好,多晶硅也好,危机还不是这个。需要警惕的是,今后如果有一个新的产业革命,把多晶硅、单晶硅都一起淘汰了,我们怎么办?
其实,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领域很宽。前两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就报道,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地方用玻璃的反光来发电的事。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围绕着太阳能发电进行研究。如薄膜发电,就是在薄膜上刷一种材料来发电;有在玻璃上刷一种东西发电;还有一种把多晶硅做成钢板一样的东西发电等。我也咨询过一些专家,假如一个新的产业革命来了,会淘汰原来的产品,这时如何应对?专家指出,即使出现了一种新产品,从发展到大规模推广也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但是,这跟企业如何做大做长,却是相提并论的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