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你这种深谋远虑的确很超前。为了应对这种潜在的危机,晶龙将会做哪些防备措施?
靳保芳:为把产业做大,把产品做优,把企业做强,我们在进一步巩固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建立的产学研基地、与世界最大硅片供应商日本松官半导体技术株式会社合资关系的基础上,又分别与世界最大的多晶硅供应商美国海姆洛克公司、世界太阳能研发技术领先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使晶龙从原材料到销售建立起一条畅通的渠道,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企校联盟、企企联盟和企科联盟,为企业实施以宁晋为基地向外发展的三步走扩张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第一步在北京建立产学研基地,这已经站稳脚跟。第二步在上海建立太阳能研发机构的计划,正在筹备之中。第三步向国外扩张的方案,还在谋划和实施中。
把单晶硅项目做大、做强、做长是晶龙的奋斗目标,也是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共识。可以说,将来宁晋最有优势的产业就是单晶硅和太阳能。晶龙产业项目属于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外向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中红网:当前,你认为晶龙应在全国的太阳能行业中扮演什么角色?
靳保芳:应扮老大。在这里我想传递一个观念,就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企业的特点,做好振兴全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这篇大文章。我现在的志向就是顺应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时代趋势,为子孙后代创出产业大、产品优、企业强的局面。光靠一个人搞好一个企业是不可能的,搞好企业必须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但一个人自觉不自觉地搞坏一个企业就太容易了,我此生决不做这样的罪人。
54、“实施人才、创新、品牌战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中红网:品牌是一个企业对外宣传推广的亮丽名片。在市场中,品牌叫得响,企业的员工工作起来就有劲头。近年来,你们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创建,“晶龙”的牌子不仅叫响了全国,还享誉海外。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靳保芳:“品牌三境”:第一境,牌在眼中;第二境,牌在手中;第三境,牌在心中。“牌在眼中”解决的是“知”的问题,广告也好,陈列也好,游说也好,进入消费者的视线是品牌的第一步功夫。“牌在手中”解决的是“行”的问题,卖也好,赠也好,打入市场也好,进入消费者的生活是品牌的第二步功夫。“牌在心中”解决的是“信”的问题,履诺也好,认证也好,公益也好,进入消费者的信念是品牌的第三步功夫。没有品质,不足以在消费者的认知树上“筑巢栖凤”;没有文化,不足以在消费者的信念堂中“万佛朝宗”。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与我们同台竞争的是装备到牙齿的国际军团,我们规模不如别人,底子不如别人,历史不如别人,凭什么赶?靠什么超?晶龙要想后来居上,只有在人才、创新、品牌三大战略上下功夫。
中红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要把品牌做大做强做长,都离不开人才战略的成功实施。
靳保芳:晶龙在刚刚起步时,我们就是从招引、培养人才入手的。当时,我们不等不靠,面向当地选拔人才,并坚持课堂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一大批学有所成的青年技术工人成为生产骨干。我们还重奖科技创新的有功之臣,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科技英才共创大业。我们又建立健全了技术创新管理机构,组建了一个系统完善的技术创新工作网络,制定了《科技创新条例》,成立了电子材料研究所。同时,晶龙还把提高职工素质当作长期任务来抓,兴办学习型、教育型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搞好职工培训,制定和实施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的优惠政策,通过企校挂钩、厂企联合培训专业人才,实行“传帮带”,全面提升员工业务技能。而且,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我自己也感觉到知识不足。为此,在2005、2006年,我先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深造了一段时间。 |